首页>新闻动态>税务新闻
青岛税务:持续擦亮“税路通@青岛”服务品牌
发布时间: 2025-05-15 空格 来源: 人民网 空格 字号:[ 大 ] [ 中 ] [ 小 ] 空格 打印本页文章下载

近日,“一带一路”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会议在北京“一带一路”税务学院召开,为国际税收多边合作添力赋能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,近年来,青岛加快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、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。

为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,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持续擦亮“税路通@青岛”服务品牌,健全跨境投资税收服务长效机制,把服务延伸到跨境投资全周期,及时响应跨境涉税诉求,为企业高质量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贡献税务力量。

跨境税收服务机制持续优化

为进一步摸清“走出去”企业情况和涉税需求,青岛税务不断加强与商务、发改、海关等外部门合作,通过数据共享、信息交换,建立了跨部门一站式服务联动机制,为延伸“走出去”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打牢基础,助力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。

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市北区一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、节能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企业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布局,为青岛双星轮胎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能源服务,企业计划在柬埔寨投资建厂。前不久,市北区税务局从商务部门获取“走出去”企业对外投资信息时,得知企业有对柬埔寨投资的意向。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随即主动上门走访,为企业送去了《中国居民赴柬埔寨投资税收指南》《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》以及中柬双边税收协定的整合文本等相关税收“政策包”,并为集团及子公司相关财务人员举办专场政策辅导会,讲解“海外税收案例库”,提供精准化投资(项目)服务等税收辅导,帮助企业提前知晓对外投资中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。

据了解,2024年以来,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推进在柬埔寨投资项目,累计对外投资已超过200万美元,企业还将进一步投资建设热电联产等设施。市北区税务局建立了跨境投资税收服务长效机制,每个月定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与企业沟通投资进度,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,并为企业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,记录企业纳税、投资、信用等级等情况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坚实的税务支撑。

跨境涉税诉求及时响应

近年来,中国企业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,涉税需求也与之剧增。青岛朗逸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塑料加工专用设备、包装专用设备生产制造的企业,企业的机械设备陆续出口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。

近日,企业来电咨询胶州市税务局,其前期与客户订立的出口订单面临在乌兹别克斯坦被双重征税,但如果企业能够提供税收居民身份证明,就可根据中乌税收协定规定享受税收减免。

针对企业的需求,胶州市税务局快速响应:一方面及时对接纳税人,根据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<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>有关事项的公告》,辅导纳税人完成电子税务局表单填写及材料提交;一方面优化内部信息传递流程,全面压缩办理时间,2天内完成审批手续,将新版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送达纳税人电子税务局。“我们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很快就收到了,全程线上办理给我们出口企业带来了便利。”企业财务人员说道。

出口退税更加规范便利

为更好服务青岛跨境出口企业,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退税、财税合规等方面的痛点问题,青岛自贸片区税务局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全流程“非接触办税”新模式,联合片区管委建设青岛跨境公服平台,提供政策宣传、业务指导、资质备案、通关退税、收结汇等环节的数字化服务,并整合跨境业务各环节的信息,还原跨境贸易业务实质,数字化赋能跨境电商出口退税,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阳光健康发展。

据了解,该平台整合了现有资源,可直接关联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各环节的信息,实现销售清单、收汇和收入确认信息等自动比对,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无需企业专门填写即可“一键”申报。同时,出口企业可在规定时间内,通过“云平台”上传规定的备案单证,实现备案单证“云管理”。出口退税管理人员在审核退税时,如需核实企业备案单证信息,可直接通过该平台查询、审核,减少了企业提供纸质资料的麻烦,大大提升了出口退税效率,实现了出口退税全流程“非接触式办税”。

“推行备案单证管理无纸化有利于我们出口企业自主开展风险管理,尽可能避免因不重视备案单证管理或管理不到位、不符合要求产生无法退税的风险,大幅规范了外贸出口经营秩序。”青岛特丝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秀利表示,“非接触办税方式大大减轻了负担,加快了出口退税办理速度,到目前为止,我们2025年出口退税额共计200多万元,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。”


附件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青岛税务:持续擦亮“税路通@青岛”服务品牌
发布时间:
2025-05-15
来源:
人民网

近日,“一带一路”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会议在北京“一带一路”税务学院召开,为国际税收多边合作添力赋能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,近年来,青岛加快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、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。

为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,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持续擦亮“税路通@青岛”服务品牌,健全跨境投资税收服务长效机制,把服务延伸到跨境投资全周期,及时响应跨境涉税诉求,为企业高质量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贡献税务力量。

跨境税收服务机制持续优化

为进一步摸清“走出去”企业情况和涉税需求,青岛税务不断加强与商务、发改、海关等外部门合作,通过数据共享、信息交换,建立了跨部门一站式服务联动机制,为延伸“走出去”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打牢基础,助力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。

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市北区一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、节能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企业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布局,为青岛双星轮胎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能源服务,企业计划在柬埔寨投资建厂。前不久,市北区税务局从商务部门获取“走出去”企业对外投资信息时,得知企业有对柬埔寨投资的意向。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随即主动上门走访,为企业送去了《中国居民赴柬埔寨投资税收指南》《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》以及中柬双边税收协定的整合文本等相关税收“政策包”,并为集团及子公司相关财务人员举办专场政策辅导会,讲解“海外税收案例库”,提供精准化投资(项目)服务等税收辅导,帮助企业提前知晓对外投资中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。

据了解,2024年以来,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推进在柬埔寨投资项目,累计对外投资已超过200万美元,企业还将进一步投资建设热电联产等设施。市北区税务局建立了跨境投资税收服务长效机制,每个月定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与企业沟通投资进度,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,并为企业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,记录企业纳税、投资、信用等级等情况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坚实的税务支撑。

跨境涉税诉求及时响应

近年来,中国企业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,涉税需求也与之剧增。青岛朗逸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塑料加工专用设备、包装专用设备生产制造的企业,企业的机械设备陆续出口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。

近日,企业来电咨询胶州市税务局,其前期与客户订立的出口订单面临在乌兹别克斯坦被双重征税,但如果企业能够提供税收居民身份证明,就可根据中乌税收协定规定享受税收减免。

针对企业的需求,胶州市税务局快速响应:一方面及时对接纳税人,根据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<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>有关事项的公告》,辅导纳税人完成电子税务局表单填写及材料提交;一方面优化内部信息传递流程,全面压缩办理时间,2天内完成审批手续,将新版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送达纳税人电子税务局。“我们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很快就收到了,全程线上办理给我们出口企业带来了便利。”企业财务人员说道。

出口退税更加规范便利

为更好服务青岛跨境出口企业,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退税、财税合规等方面的痛点问题,青岛自贸片区税务局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全流程“非接触办税”新模式,联合片区管委建设青岛跨境公服平台,提供政策宣传、业务指导、资质备案、通关退税、收结汇等环节的数字化服务,并整合跨境业务各环节的信息,还原跨境贸易业务实质,数字化赋能跨境电商出口退税,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阳光健康发展。

据了解,该平台整合了现有资源,可直接关联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各环节的信息,实现销售清单、收汇和收入确认信息等自动比对,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无需企业专门填写即可“一键”申报。同时,出口企业可在规定时间内,通过“云平台”上传规定的备案单证,实现备案单证“云管理”。出口退税管理人员在审核退税时,如需核实企业备案单证信息,可直接通过该平台查询、审核,减少了企业提供纸质资料的麻烦,大大提升了出口退税效率,实现了出口退税全流程“非接触式办税”。

“推行备案单证管理无纸化有利于我们出口企业自主开展风险管理,尽可能避免因不重视备案单证管理或管理不到位、不符合要求产生无法退税的风险,大幅规范了外贸出口经营秩序。”青岛特丝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秀利表示,“非接触办税方式大大减轻了负担,加快了出口退税办理速度,到目前为止,我们2025年出口退税额共计200多万元,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。”

附件: